者曾带学生在土围楼之乡永定县湖坑乡做过一些文化人类学的社区调查,在湖坑乡的洪坑村有著名的五风式土围楼福裕楼和圆形土围楼振成楼。洪坑村为九牧林的聚居地,该村建有林姓的祠堂,其开基祖林茂清的派下人多数都居住在该村的上下村中。该村有许多土围楼,福裕楼和振成楼是父子两代人或祖孙三代人建的。福裕楼有168个房间,由该村一位垄断烟刀生意而发财的商人林上坚所建,用了10万大洋,历时5年于光绪八年(1882)建成。后分给他3个合伙从事烟刀生意的儿子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居住。
辛亥革命前不久,林仁山觉得住福裕楼不满足,是自己积累了几万元在洪坑村的下村建振成楼,但楼未建成他就过世了。其子国会议员林鸿超接手继续操办,在几位堂兄的支持下,于1917年完工。关于这段史实,林鸿超在楼内大厅柱子上留下了建楼始末的题记。其云:“先君仁山公拟建斯楼,未偿夙愿,民国纪元春,亲兄秀生、莲生、云鳌等筹兴土木,嘱超总其事,以竟先人之志,经营五穗,幸藉先德及诸昆仲毅力,克底于成。”这说明最初林仁山是想独资建筑,但没有成功。
1912年德山的儿子秀生、仲山的儿子莲生、云鳌也出资支持,最后历时5年建成了该楼。后来,振成楼的产业也根据出资的多寡进行了分割,并以林鸿超他们父辈的名义分,据说林仁山出资最多,所以占一半,林仲山次之,占这另一半的三分之二,而林德山最少,仅占一半的三分之一。由于林上坚的后人多居海外,所以,振成楼中现在只住6户28人,几乎都是林仁山的派下人。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