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往往以奇幻的形式颂扬百姓的善良品性和勤劳精神,像流行颇广的“白蛇传”,其故事主人公之一——许仙之所 以能够得白蛇所化美女为妻,乃是因为他多行善事,至于“田螺姑娘”的故事,女主人公之所以自愿为穷困书生烧茶做饭,也是对那种勤劳善良品格的奖 赏。召彦楼的故事尽管在题材上与前面两种不同,但运用奇幻形式以歌颂勤劳的格调却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召彦楼的故事中,还有一个埋伏——老髯公在叙说建楼的来历时提到了“赤马”,这是尚未被“牵“走的,或者说这匹“赤马”还没有找 到应该作为归宿的主人。按照传说,“赤马”是黄金的化身,它不出现也就意味着这笔更大的财富还在等待着一个未来的得主——召彦楼故事中的这个“埋 伏”具有一种悬念效果,无疑足很有魅力的。谁将成为“赤马”的主人?谁将在得到“赤马”之后再盖一座比召彦楼更加宏伟的土楼呢?笔者无从预料;不过, 潜在的“赤马”无论如何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从召彦楼的兴建过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客家人的奋斗精神,而且也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人文光辉。从这个意义上看,土楼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 的缩影——这就是笔者为什么以“中华人文反应堆”作为书名一部分的用意。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