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定城关乘汽车去古竹,到了瑶下村的时候,往南再走2公里左右。放眼看去在那悬崖峭壁之间,“挂”着3幢有如山东烟台“海市蜃楼”般的幻境:大雄宝殿、明星塔、九鲤仙阁映在眼前,正如从前骚人墨客所形容:这是一幅“蝙蝠挂壁”的杰作,是永定文化宝藏的一部分。
自从清代建造南华山寺以来。各地到此进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终年不断;夏秋之间,远近名人来此避暑趁机吟诗作对者尤多。有大量诗对贴于墙上,刻在石壁,游人无不驻足观赏。直至如今。进人山门仍有一副:“南山参佛果.华月照禅心”的嵌字联映入眼帘,令人联想翩翩。
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和各种神像如十八罗汉等,与昔日别无二致。“人山不觉深。绿竹迷游客。春午一鸟啼,空山自响答”。署名苏壁的凿石诗句,历经几百年风雨。至今仍清晰可见,历历在目。这首诗把游人的步伐带人新的境界,使人确有留连忘返的意向。
明星塔,它按原来的形状在原来的位置上建起来,八角形。二层。塔尖直指云霄。今取此塔名是为了纪念两位主持尼姑在“文革”遭劫后。呕心呖血,聚集乡人于“寺”的废墟上披荆斩棘,逐渐恢复“南华山寺”的原貌而得名。这座塔也有一副对联:“明察人寰开觉路。星环天幕指迷津”(女尼的名字叫明英、星招)。巧妙地记述着两位尼人的功迹,又富有新意,给参观者回味无穷。
九鲤仙阁.是全寺的至高点。九鲤仙的故事源远流长:传说汉武帝时,安徽庐江何氏九兄弟的父亲与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关系密切。后因刘安被人诬告阴谋造反,何氏九兄弟怕被牵连逃到如今仙游县九鲤湖采药炼丹,丹成骑鲤升天成仙。南华山寺建成这个仙阁,从前是供游人“圆仙梦”以卜吉凶之地。阁内“仙人读书处”五个大字篆刻于石上,至今仍熠熠生辉。阁边巨石有“曲径通层岩,浮云凝古塔。俯视众山小,星斗便可摘”。把名山的秀色和超凡的境界,融于诗文之中。1923年癸亥岁,永定名人陈荫堂“天地皆荆棘,神仙留洞府。爱此岩穴间,一片安净土。白云时往返。忽来忽自去。久坐不知时,咚咚响暮鼓”,把游人游至此地的内心世界。维妙维肖刻划得淋漓尽致,语意难表。
这是一处极待开拓的旅游资源,仰望各地有识之士,不妨前往探索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