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土楼,又是一番别样的感慨,勤劳而智慧的客家人,用最简单也最独到的艺术完美描绘出土楼文化的源远流长,土楼的设计说来并不复杂,外墙由泥土堆砌,内中是林木为支架,屋顶上普通的砖瓦覆盖。就是如此简单的智慧,却建造出了无数人震撼的奇迹。
裕昌楼是我走的第一个土楼,楼内的木枝柱条据闻在建造的时候已经有了差错,但建筑师以他过人的智慧在原有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使得楼内从上至下所有的支架虽然扭曲不堪,却奇迹般支撑着这座土楼走过了六百多年的风雨,至今犹然稳固得坚如磐石。
我去的时节游人稀松了了,土楼在远离了喧嚣的世界里越发展现出他安静的魅力,在如今这个不甘落寞山野的时代里,还住在土楼的人家并不多,大多也都是从小在这里长大老人们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但他们却无一不是对那里的一木一石充满了朴素的感情,长年平静的生活沉淀了他们的内心的空茫,每当我们不经意地走过,他们总会用最真诚的言语对我们侃侃而谈。
楼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他告诉了我许多关于这座楼来历的来龙去脉,并且自豪的说道,当今无数建筑学者与研究人不断想要研究出这座土楼歪斜艺术的内涵,却始终没有人能够做上一个最完美的诠释。
歪斜的支架,堆砌起重重的玉宇楼阁,六百年的漫长时光流淌在他的墙檐柱宇间,早已不知经历了多少十年的岁月流逝,在它屋檐下的人来了又去,一代代传承至今。谁又能想得到,六百年前智慧的古人为它缔造了奇迹的开端,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时光却没有流传属于前人的灵犀。我们不断沉沦在他的神秘的怀抱中,用我们的执着去探索去追求,却还是鲜少有人能看破他的真实。不得不叹一句:果真是奇迹。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高傲地仰起头,自以为能够俯瞰苍穹,从来没有意识到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我们,其实最需要的是把给予我们的财富加以打造,我们也总是骄傲地以为我们能够飞到天的更高处,却忘记了脚下的基石究竟有多少的历史予以的丰饶。
裕昌楼内
如今,与六百年前那个建造了奇迹的人站在同一片的土地上,却没有知道六百年前的他是怎样用这些歪斜到了几尽倾倒的木柱,支撑起了六百年来不倒的神话。
“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倒退中。”众人有些诧异望了我一眼,然后无奈笑道,“也许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