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是什么年代产生的,学术界一直都有不同观点。
“在大量的官方志书中,直到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才第一次出现‘土楼’这一词。”黄汉民教授告诉记者,最早提及“土楼”的志书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谕诏《重修虔台志》,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闽西永安与连城交界处建土楼的事实。
“在福建闽西、闽南,明初还没有土楼。”黄汉民教授说,除了清末是一次建造高峰之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福建土楼建造的又一次高峰。“土楼起源是很多人感兴趣的,可以说是从明代的城堡、山寨演变而来。”黄汉民教授分析。
“从天而降的飞碟”、“卫星发射基地”、“时光隧道”……这曾是人们对圆形土楼的称呼。在众多土楼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圆楼。圆楼的起源,民间常见的说法是:南迁的客家人聚族而居,为防盗匪野兽,所以建圆楼。但调查表明,闽南圆楼数量比客家圆楼总数更多,它的形成同样可追溯到明代的兵营、城堡和山寨。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