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楼
又称圆寨,是客家先民早期迁徙到南方的建筑形式。平面为圆形,建筑呈圆筒状。体量庞大,高二至五层,十至二十米,平面直径最大可达70米,房间总数达三百多间。以粘土、细石、竹木筋夯筑而成,外环墙厚实坚固,厚可达一至二米。外围封闭而内部开敞,内院保证通风采光良好。中间为平屋,建祠堂,为族人议事、祭祀等公共活动用。聚族而居,可住数百至上千人。
圆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和粤东北几个县市,赣南也有一些;主要集中在福建省永定、南靖、平和三县交界处。
2、方楼
方楼主要指方形土楼。除建筑为方形外,其他方面如体量、材料、功能都与圆楼近似。
一些方楼四角外凸建为炮褛,用以向四周警戒、瞭望、射 击,称“四点金”。还有在二三褛外围以木料建成长外廊,以适 应气候条件,称“走马楼”。
此外,还有全部以码条石浆砌或码条石与片石结合浆砌而成的方楼,犹如城堡。这类方楼更为坚固,防御性能更为突出。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