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土楼无论何种类型、规模大小均聚族而居,因此住宅往往成为家族力量的象征。四周墙垣环绕,内向的院落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大堂和天井明确而无可置疑地成为全宅的中心,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家族强大内聚力的体现。
大堂是供奉祖先灵位、祭祖和供典的神圣场所,居于全宅 中心,有着至尊无上的地位。
客家民居土楼有明显的中轴贯穿,强调出中心所在,左右严格对称,主次分明,结构严谨。
在围龙屋、五凤楼中,下堂、中堂、上堂沿轴线渐次升高。中轴线上最高的上堂,放置祖宗牌位,是一屋的中心所在,这一中心,不仅在平面布局上显著,而且在立面上也明显可见。整个住宅中每个房间的地位都以相对于这一中心的位置而定,如越近中心的居所,由辈份、地位越高的人居位。
在圆楼平面布局中,也隐藏着三堂屋的中轴意识,而且祖堂居于整个圆楼中心,也表明了其至尊的地位。
总之,客家民居土楼强烈的向心内聚形成,反映了聚族而居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尊卑秩序,是封建伦理在建筑上典型的再现。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