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相沿积久而形成了共同的气质和性格。这些特有的气质与性格在客家民居形式上反映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派。
客家人珍视传统的性格使他们延续了中原生土建筑技术与中原的传统建筑形式。
如客家人初到赣南,因为气候潮湿多雨,当地民居多为穿斗式与干阑式;在这种似乎不宜于生土建房的气候下,客家人仍不为当地住宅形式影响,固执地沿袭生土建房的传统,并对生土楼建筑技术与建筑形式进行革新创造,如对三合土的配方与版筑技术的变革;将单层房改为楼房以避潮湿;将硬山顶短檐变为悬山顶深檐以防日照雨打等;使其生土建筑形式由不利变为有利,适应了南方多雨湿润的气候而生存发展下去。 因此客家人固执的传统性格使其形式不仅没被当地的干阑式与穿斗式房屋所影响,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影响和同化了当地土著的住宅形式。
此外,客家人开拓创业、勤劳刚毅的精神气质对其住宅的形式影响很大。
客家人南迁后,为了自身的生活,必须与各种恶劣环境及敌对力量斗争;其借以立足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多为山林荒野;严峻的环境使客家人形成了坚强刚毅的性格,敢于开拓创业,以在劣境中求生存。客家土楼正是这种创业精神的写照,它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客家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两三百年前科学技术条件十分低落的情况下,在恶劣的环境中,客家人完全依靠人工的力量,就地取材,以黄土砂石筑成高十余米周长数百米的壮观土楼,实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没有强烈的开拓创业精神,勤劳刚毅的坚强性格,是不可能建成如此雄伟壮观的土楼的。
此外,客家人俭朴、质直、团结等传统性格都无一例外地投射在民居形式上,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