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土楼最常见的楼名是体现楼主的情趣、品味、向往和追求的那种。这种土楼的楼名意境最为深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以勉励后人耕读为本、勤俭持家和劝人重视德性修养、为善积德、齐家治国为寓意,如振城楼,寓“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之意,告诫子孙“振万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铭记“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又如承启楼,寓“承前祖德勤与俭,启后孙谋读与耕”;又如衍香楼,以“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为自怡自得。诸如此类的楼名不胜枚举,如福裕楼、德辉楼、春晖楼、经德楼、和德楼、欲德楼、立本楼……
第二类表现楼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如永康楼、日升楼、福星楼、福田楼、裕兴楼、庆余楼、永安楼、振福楼、永昌楼、积庆楼、德馨楼、永和楼、永固楼、福兴楼、集源楼……
第三类寄望后人崇文重教、勤奋好学、兴诗立礼。如德兴楼切合“德教行修增世业,兴诗立礼振家声”;奎聚楼祷求“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于诗气象新”,书田楼意谓“书香奕世宜维继,田亩年丰乐太平”。此类楼名,还有为数不少,如聚奎楼、文德楼、遗经楼、笔架楼、博士弟……
除了上述之外,客家土楼的楼名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以山川明月、自然风景命名,如片月楼、耸岚居、三宜堂、树棠楼、松竹居、拱华楼等。
以堂号命名,如晋阳楼。
以官爵命名,如大夫第、中书第。
以商行号命名。“永隆昌”原是商行号,以此为楼名,盖因此楼系楼主黄万斗、黄万材、黄万鹏三兄弟在湖南、广东等地开条丝烟商行发财后出资兴建的,同时为纪念他们的父亲黄永昌,故取楼名为“永隆昌楼”。
在客家土楼的楼名中,还有反映振兴中华、爱国爱乡的内容,如振兴楼、振昌楼、荣兴楼、复兴楼等。
客家土楼的楼名是土楼主人的审美意识、文化心态和人文思想的集中表现,含蕴深深,启迪良多,值得后人深思、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