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邦性格懦雅忍让,勇壮简约,建造土楼不倾心于高堂大轴,大气磅礴。而是移祖神理,彰显性情,豪华隽秀。当年,他依祖制, 总体设计多师从二宜楼,采取单元式平面,外环三层,内环一层。环周32开间,一个大门、两个边门和正对大门的公厅各占一大开间。外环分隔4个单元,每个单元7开间,都从内院人口。单层内环中为通道,两侧各有2间,作为厨房、餐室与仓库。内外环之间形成弧形的内天井,天井两端是侧廊,外环底层明间面阔较大,为客厅及祖堂,次间、梢间为卧室,尽间因楼梯占地两边都后缩一米。东阳楼未遵祖制,主楼为二层,前楼高9.3米,后楼高10.9米,前低后高错落明显,象征“前低后高,子孙英豪”。横直纵深各7开间,内通廊式结构,扣除客厅、门巷而外,实有住房36间。主楼两翼各建单层护厝一列,前后各开一门,前通田野后通山,右七左八15间,每间15平方米,作为厨房与餐厅。主楼与护厝之间仅有小门相通,其好处是隔绝厨房噪音和坎烟对卧室起居的干扰与污染。从正面看去,中为大门, 旁有两扇小门,端方体正,门墙为细磨花岗岩干砌,倒也气派大方。
南阳与东阳,一圆一方,形制迥异,泾渭分明,均是淸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创建,比二宜楼落成迟建47年,距蒋士熊乾降八年 (1743年)过世已经54年。但处处可见“二宜”即“宜家宜室”创意的影响。可谓“祖孙三代勤创业,一瓦一木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