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定土楼中“圆”的成因是难以破解的世纪之继。
永定客家人住圆楼,南靖、华安人也住圆楼。说聚族而居产生圆楼不能成立,因为大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并不都是圆楼。说防卫需要产生圆楼是显然不对的,因为要防卫不一定非要取圆楼的形式。说”天圆地方”的观念产生圆楼也不能服人。因此只能从圆楼所在地域、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去寻找答案。
2、闽、粤、赖三省客家聚居建筑都具有防卫功能,都能满足聚族而居的要求,其形式的差异是与聚居地的地理环境相关联的:赣南客家围子都是方形,层数不高,四角建炮楼,占地较大,与当地相对平坦的地形相适应;粤北梅州客家围龙屋,依山脚而建,单层围屋随山坡升起,前方后圆,形式独特,适应低山丘陵地貌;粤东客家围子,围屋高两层,围合中心三堂两横的合院,占地很大,只有沿海平坦的地形才适合建造。与粤、赖两智的客家民居相比,闽西的客家土楼占地较小,层数较多,节省用地,是适应山区河谷徒赠地形的产物。因此,永定特定的地理环境是出现客家土楼的决定性因素。
3、在永定客家村落中方、圆土楼并存,孰先孰后?
圆楼的八大优点的分析和现实的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对客家人而言,是先有方楼后出现圆楼。从方到圆的发展,是整体结构与使用功能都趋于合理的过程。因此客家圆楼也有可能是客家方楼自身发展的延续。
4、对永定特定的历史环境与地理环境的研究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即从古时屯兵的兵营,到圆形的城堡山寨,再演变到圆寨,即圆楼〉。所以说”圆”形住居的出现是与唐代陈元光建立闽省的过程和几百年来连绵不断的战争环境以及永定诸多圆形山丘的地貌相关联的,是永定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的产物。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