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圆土楼内天井里必有水井,有的一眼,大型的两三眼。此外,楼内还有米碓、谷砻、石磨、糍粑曰、风车等设施。而猪、牛圈与厕所则建在楼外。圆土楼的房间大小,表现出惊人的一律性,面积都在10平方米以上、13平方米以下的范围内,超出13平方米的很少。其房间摆设也几乎全是一床、一桌、一衣橱的通例。这种房间于现代农家生活来说已经嫌小,但在古代却是相当宽敞的,与当时的生活水平是相符的。有一个倾向是,越是向闽南沿海方向延伸的土楼,其房间面积相对越小些。
所有圆土楼的屋顶都非常平缓,屋瓦是青瓦,这种瓦不像北方古瓦那样厚大,曲度也小。椽是板形椽,是稀铺的。古代土楼的顶层一般不钉天花板,何处瓦破漏雨即可看见。叠瓦厚薄没有一定,在瓦脊上用青砖压牢,瓦口及中路点压青砖,既防风又点缀了屋面,免了单调感。所有圆土楼与其他类型的土楼一样,出檐非常大,小的出檐也在2米以上,一般是一个倒水屋面八步架八椽进深,出檐二椽,回廊二椽,楼身内共四椽,连中栋共用九根檩条。这是有着严格的民俗规定的。特大出檐使圆土楼内形成宽阔的回廊,而楼外围也形成了一圈沿周、走廊。这种大出檐是其他民系的传统住宅所少有的,它反映了客家民系的文化传统,与闽南人不出檐的习惯截然两途。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