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是客家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土楼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模式”,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之一。永定县共有土楼23000多座,形式多样,大多为方形或圆形的建筑,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一位外国记者参观土楼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不看不知道,看了真奇妙!”
为了让永定土楼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永定土楼,1998年以来,永定关工委积极主动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撰写了大量的调研论文,还广泛宣传土楼申遗活动,时隔10年,永定土楼终于在2008年7月7日被正式批准为联合国第32届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永定土楼成为世遗后,境内的“三群两楼”迅速风靡全球,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接踵而至,络绎不绝,永定客家土楼立即成为世界名片,振成楼、承启楼、振福楼、衍香楼、集庆楼犹如闽西山村中五个熠熠闪光的圆环,紧紧牵着手热忱地向世人招手。
永定土楼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后,人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旺,前来观光的客人比增五六倍以上,给当地的旅游带来巨大的收益。土楼不仅具有高度的建筑价值,而且还有高度的人文价值。每一座土楼,都有它生动的故事。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宝库;一座土楼,就是一段历史。土楼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
从永定土楼走出的客家名人数不胜数,著名的有“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胡文虎、胡仙父女,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教授,蜚声遐迩的书画家胡一川,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卢嘉锡,现任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中科院原院士卢衍豪,客家山歌大王李天生……永定土楼孕育了无数人才,永定土楼演绎着深厚的客家文化精髓,永定土楼是空前绝后的世界名片。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