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和看戏,这是土楼客家人的一大爱好。土楼客家人是怎样演戏和看戏的呢?这必须从戏台的设立说起。
土楼与戏台
为了方便家族演戏娱乐,许多家族都设立戏台戏场之类设施。大多数大型土楼把戏台设在楼内,往往是在祠堂祖庙旁边,或与祖堂浑为一体。有些戏台建在楼外,还有一些是在迎神赛会或隆重节日时在楼内楼外临时搭建。戏台是土楼的附属建筑,但对客家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戏台跟其主楼母体一样具有无限空间意识。土楼戏台属于传统戏曲舞台—伸出式舞台。周围临空,高出地面尺许,可以把舞台的空间放射到客观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把时间延伸|到每一瞬间。带着哲学眼光看,它是一种“太一式”舞台,是通过“空”来实现的。“空”即是无,无能生有,即庄子的“以无有为有”。舞台空无所有,演员心中一切具有。
在这小小的舞台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土楼也注重“空”,楼外要广阔,楼内也要有“空”,崇尚“天圆地方”,在楼内楼外都能看到天地。土楼和戏台的空间向度在演戏时结合成了一座天然的剧场。
如永定振成楼,祖堂本身就是座大戏台,台前有四根大圆柱,戏台两旁和上下两层30个房间围成圆圈,两层廊道用精致栏杆嵌制。每当演戏时,楼内全体族人数百人可在戏台前的天井里和内环二楼廊道上观看,二楼正中廊道比两旁高六寸,客人坐中间,陪同的主人坐两旁,都可称为“雅座”。
走进土楼,面对着那些戏台,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一大群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客家人,把个小小的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来看戏的情景。是呀,在这戏台上,上演过多少剧种又演出了多少场令人拍案叫绝的戏剧,在这戏台上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围绕着戏台又发生了多少故事!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这一座座的土楼,又何尝不是客家人的生活文化活动的舞台?客家人把土楼做舞台演绎了中原汉族另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