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三个主要理由,也就是说它符合联合国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准里的三条,其实广东的开平碉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的理由也是这三条。第3条“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第4条“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第5条“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土楼变成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我作为一个广东人,觉得有一点点遗憾,世界文化遗产被定名为“福建土楼”,其实我们这一类的建筑不是福建独有的,在广东的东部也广泛存在。
世界文化遗产本来应该好好保护的,但是大家马上想到变成世界文化遗产就有商业的价值,所以就有像是“世遗饭庄”开业之类的事情。为什么会是福建土楼?大家看这也是一个土楼,就面积来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八卦型的土楼,这个土楼在饶平县。这是澄海县莲花镇的另外一个土楼。在饶平这个地方,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大概还有七百座这一类的建筑,在一个县里有这么多的这一类建筑是非常多的,可能我们平时不太注意,是不是叫闽粤土楼好一点呢?
在饶平县、澄海县的土楼,也还都有人在里面生活。我们可以从地图看到,这一类土楼分布的区域大概在这四个城市中间地带。在江西的南部有一些方型的类似土楼的建筑,不过里面很多已经有砖的结构,土楼不是用砖,而是用土夯起来的建筑。
最北面是龙岩,最南边大概到潮州市,刚才我给大家看到的澄海县那几个土楼就在这个位置,最西边到梅州市,其实没有到梅州,最东边到漳州。土楼的分布区域大概是在这个区里,广东和福建两省交界地,这个地方有两条主要的江河,韩江和九龙江,在这两个河流上游的地方就是这一类建筑物普遍存在的地方。
不管是福建土楼还是广东东部山区的土楼,都是用夯土建成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由客家人所建的。但为什么就是福建土楼申请了世界遗产呢,而广东没有呢,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福建地区所分布的土楼数量众多,还有这是福建对于申遗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工作。听永定当地人的居民大概有10年的申遗,漫漫长路中。酒香了怕巷子深,不做宣传,人家也不会知道广东东部也有土楼。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