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土楼旅游已初具规模。仅国内而言,虽然目前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想看看奇妙的土楼, 一到黄金周,一些知名土楼村落的游客已经爆满,旅游热增加了土楼居民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土楼的保护,但过度的开发,造成土楼和村落环境的破坏。过度的商业化使土楼内院犹如一个商场超市,在花花绿绿的大阳伞下,布满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的滩位,游人熙熙攘撰,如此场景怎能感受到土楼生活的乡土气息。只想观光猎奇的游客仅仅拍张照片以示到此一游,更多的人则是大失所望、扫兴而归,再也不想来了。此外,飞涨的门票把诸多游客拒之门外。可见这样档次的旅游开发是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的。如何在保护与开发这一对矛盾中寻找一种平衡,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需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
福建土楼是地域历史的见证,是地域文化底蕴的体现,土楼的保护就是保护历史记忆,保护文化积淀,保护文化的差异性。随着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很多外地人、城里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到土楼村落,他们不仅仅是想看看土楼建筑本身,而是想了解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特的形式?想与大自然更加亲近,想体验一下与城市很不一样的土楼村落生活,使身心到休息、心灵得到陶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不愿意住星级酒店,只想在土楼旅馆中住宿的原因。住土楼、吃土鸡、喝米酒,过一天土楼人的生活,学学从井里打水,体会一下穷土的方法,和土楼人一起过节,既娱乐、休闲增加知识、丰富阅历,这种体验式旅游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趋势。我们土楼的保护与旅游的开发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在增加土楼村落旅游景点,满足游客不断増加的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明了土楼的保护不能仅限于保护土楼建筑本身,还要保护好它所处的村落环境。因为整个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除了土楼住居之外还包括宗祠、宫庙、学堂、桥梁、路亭这些人工环境,以及山岭、沟壑、溪流、植被、农田、作物等自然环境,这些都应当纳入保护的范围。新建的住宅要与土楼相协调,不能破坏土楼的原始环境。千万不要再干在土楼周边建造城市式公园那样的故事了。除了这些物质实体的保护之外,更不能忽视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千万不能再编造不实的建成年代和虚假的故事来忽悠游客,只有原真的文化,才能让人感受文化差异性的无限魅力。让每个游客来一次还不满足,还想再来,而且动员亲朋好友一起来。只有这祥土楼旅游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土楼的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文章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