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馆的电脑里面查询了土楼旅行团的信息,找土楼专线小向报了个团,一早7点左右车子到酒店接我们,然后出发,怀着好奇的心情,经过2小时的盘山公路后,走进了中国古建筑的奇葩――福建土楼。
当面对一座座有漫长岁月的土楼发出一声声惊叹之后,整个团队成员带着“客家人如何创造神奇的土楼?”“土楼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楼人”“土楼内的客家人如何和睦相处”等问题,对了解土楼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一路跟随导游,经过一步一小讲,对结构奇巧的土楼有了深入的了解。土楼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于是在2008年7月,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一大批老外来此小住一段,欣赏秀丽的八景风光,体验古朴的民谷风情,研究神奇的“世界建筑奇葩”。
土楼让妞儿记住了三大神奇之处,在毕业典礼上,为妞儿专做了PPT,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土楼的神奇之处:1、土楼具有防火,防震功能,但最怕的还是洪水。还能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冬暖夏凉。2、地震后出现再大的裂缝也无需担心,因为土楼具有自行复合功能,就如我们的伤口自动愈合。3、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上百户同祖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亲相爱。
因为土楼神奇,所以引出无数个问号,无数个感叹号!请跟着照片一起走进土楼吧!
车上认识了来自南京的小游伴,一路手拉手走起探索神奇之路。
从导游那里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土楼的知识,妞儿竖耳听讲。
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全家庭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夫伦之乐。
规模如此巨大的土楼居然长年见不到老鼠,原来最大立功者就是这只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牢守在房顶上的泥像“小黑猫”。
一年四季,土楼内的下水管在没有人工疏通的情况下,永远都不会发生堵塞现象,这是因为下水管内的“乌龟”每天勤苦工作的原因,又一次让我们增加了知识点,对土楼的神奇之处发出感叹。
导游走到哪,妞儿就跟到哪,紧跟其后。一路问题不断,时而聊天,时而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