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具有典型客家宗祠风格的“崇德堂”见证两岸吴氏宗亲的血脉相连。吴伯雄三次返乡,亦三度在“崇德堂”祭拜祖先。思贤村现已被列为永定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该村正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挖掘客家文化底蕴,推动两岸民众感情联络和文化传承。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永定在“守护好”土楼、“传承好”客家文化的同时,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已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下同)、兴建总长65公里的4条环土楼景区旅游公路和莆永高速公路接线工程,投资3.4亿元建设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高北土楼王等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投资2.1亿元建设土楼风情街,构建起环土楼景区精品旅游线路。
为充分挖掘客家土楼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永定创作了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等精品力作构筑的“文化土楼”,成为土楼之外的别样风景。其中,《土楼回响》、《土楼神韵》多次赴台演出,所到之处反响强烈。
此外,永定县与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定期举办“永定客家论坛”;成立客家土楼研究会,出版《永定客家土楼研究》、《永定客家台湾缘》等客家土楼系列丛书,推出蕴含客家土楼元素的影视剧、文学作品、新闻、歌曲、画册、光碟等一批文化产品;加强两岸客家姓氏脉络的研究,支持在台湾上层人士较多的吴、江、吕等8个姓氏的族谱重修、对接,进一步厘清永台姓氏家族脉络。
伴随永定客家文化园建设的推进,独特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文化生态得以进一步展现,吸引台湾同胞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旅游,其中不乏连战、吴伯雄、饶颖奇等台湾政要。吴伯雄曾在参观完土楼后感言,“土楼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建筑,更在于把人与人之间凝聚在一起,代表客家人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文化精神”。来源:闽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