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永定乡村中从农历12月25日就“入年界”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五才算“开小正”。正月15才“开大正”。
12月20日,土楼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置办年货。妇女清扫庭院、居室、厨房,擦洗炊具、桌椅。购买新衣眼,添置新用器,也特别繁忙起来。
12月23日(有的是24日)称为“神上天”,即灶王爷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奏事。这日下午或晚上,各家主妇都郑重其事在厨房点燃香烛,用小三牲(鸭蛋、猪肉、墨鱼等),也有的用清茶、斋盘敬灶神,祈祷灶神“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康乐,合家平安。
12月25日,入年界后,蒸年糕,炸圆子,做卤料,买鱼买肉,杀鸡宰鸭,整日忙个不停,直到除夕。
除夕日,上午各家兴高彩烈地在大门口张贴门神、对联,敬神,到祖祠祭祀祖先。入夜,灯火通明,各家围吃年夜饭,有的彻夜合家欢宴,称为“团年”。然后长辈为小辈分发红包(压岁钱),取“人人有钱”的吉利。晚上,还要用三牲祭天神,烧香点烛,摆斋盘迎接财神、喜神、贵神。人们渴望兴旺发达,都把美好的愿望寄寓于新的一年,因此农家对待除夕夜财神是很重视的,一般都依照“通书”上的时辰开门接神,时间年年略有不同,但都在半夜12点左右。开门时,要讲吉利的好话。时刻一到,城镇、乡村顿时五光十色的烟花腾入夜空,光彩夺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惊天动地,硝烟弥漫。烟花、鞭炮声将除夕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下半夜以后,鞭炮声持续不断,直至天明。
年初一,早上,人人穿戴整齐,晚辈向长辈拜年,恭贺他们健康长寿。这天,人们都讲吉利的话;不可争吵,亲戚朋友互相祝贺,祈年贺新。初一,永定各地有不挑水、不煮饭、不动扫帚的习俗。水缸头天先挑满,饭也先煮好。总之,就是要尽情欢乐。各家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如何布满厚厚的瓜果皮、烟灰、糖纸、鞭炮屑,都不得扫地,人们认为在这个日子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
年初二,狮子队、龙灯队敲锣打鼓沿门庆演贺年,各家不论多少,都要给他们分送红包。年初二又是媳妇“转外家”(回娘家)的日子。
初三是“穷日”,这天把污物清扫出去,叫“送穷”。以前,这天忌走亲戚,认为它带晦气,有的地方还有不挑水的习俗。
从初一到初五,各家都要敬神、挂灯,忌挑尿桶。开小正以后,才可以上工、开市,开始新一年的劳作。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