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原尤其是江南一带时常出现的侈靡之风不同,大部分客家人的现实生活基本保持俭约的风格,这决定于他们在早期较低消费的状态。所以,崇尚简朴,反对奢侈,是客家人特有的生活态度。比如“岁时燕享不废,亦鲜兢于汰奢。少长服饰尚新,未尝流乎侈潜”,“质直好俭,不务浮靡”,“民性质直,气习劲毅”;再比如,“冠婚丧祭尚俭,居且饮食器用不求华侈”,“民善治生有勤俭风,士知务学无浮靡习”;又如“齐民居不求华,服不求侈,饮食不求异,器用不求奇”,等等。除了生产水平与自然条件之外,客家先民一定记得,侈靡使政治黑暗,使民风腐败,使社会动荡,这一切正是客家先民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所以在客家地区,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日时期,从民居建筑到日用器物,都体现着这种崇尚简朴的美德。而这—点在客家妇女身上也有生动的表现。比如“日暮女郎来打水,长裙赤脚鬓堆鸦”;“早出勤劳暮始还,任它风日冒云鬟。过客莫嫌容貌丑,须知妾不尚红颜。”客家妇女不重装束和外表艳丽的风尚是与客家人特有的生活和劳动方式密切相关的。基于追求简朴的理念,所以客家人建造了土楼,因为世界上再没有比土更简朴的建筑材料了。当然,追求俭朴,这并不等于因陋就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往往又极尽其财力与创造力,使之既实用而又庄重气派。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