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定县的高陂、坎市、抚市、湖雷等乡镇,遍布五风楼式的土楼,这些土楼使得整个村庄楼房林立,气势轩昂。为什么如此偏僻的永定山村却建造这么多府第式的五凤楼呢?这种建筑形态显然是客家人南迁带来的中原古代建筑形式的积淀。对于它的成因当地人却另有解释,流传最广的是“余娘娘的传说”。
黄锦彩先生记述过这样一种说法:传说明正德年间,永定县湖雷镇出了一位余娘娘。这位娘娘小时贫苦,姐弟二人割草放牛相依为命。姐姐16岁那年正赶上皇帝选妃,民间百姓谁愿送女应选?由于她是弧JL,地方人士买通族人举她前去。哪知她命中福大。平时虽然毫不起眼,启程上轿时一经梳妆却貌若天仙。加上她福至心灵,一路习礼应对,中规中矩,因此一人宫很快被选为贵妃,亲弟自然就成了国舅。过了几年,贵妃想念弟弟,启奏皇上降旨召国理相聚。哪知这位国舅久居乡野,到了宫中虽然锦衣玉食,却觉得礼节纷繁,不胜其苦,遂告辞还乡。临行时,皇帝特加厚赐。岂料国舅临出宫门仍频频回首,皇帝见状不解,问其缘由才知他家中居室矮小简陋,对宫殿建筑甚是羡慕。皇帝十分同情,随即降旨永定官府为国舅建府第式宅院。那时国舅又顺势请求其所有亲戚都能分享恩典,居住楼院,皇帝随口应允。故回乡后亲朋好友都来分拈殊荣。因此,只永定县有此高楼府第,其他邻近州县的民宅仍是低矮的平房。这虽是传说,但可见永定人民对五凤楼的喜爱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