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通廊式圆楼,主要分布在龙岩地区永定县靠近漳州的古竹、湖坑、下洋乡等东部山区,和漳州市南靖县的书洋、梅林、奎洋、船场乡等西部山区,总数大约600幢,其中永定360幢,南靖略少一些。其体量最大者,当推书洋乡石桥村的顺裕楼,直径为74米,其次为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直径为62米。其内部结构最精致者,当推湖坑乡的环极楼和梅林乡的怀远楼。其聚落组合最奇最美者,当推书洋乡田螺坑的“五朵金花”,由一幢居中的方楼和环绕的一幢椭圆楼与三幢圆楼构成,从上往下看,宛如“黑色郁金香”一束,从下往上看,好比西藏“布达拉宫”。其建造年代,大都在清中叶以降,20世纪盖的占多数,至今仍绵延不断。根据建筑考古学的标准,内通廊式圆楼迄今尚无任何一楼有确证为明代建筑,至于能定在康雍年间的,恐也属凤毛麟角。若要问此种型制受何处影响,因永定、南靖古建圆楼几乎无一座有明确纪年,很难推断,但华安县现存有单元式的万历圆楼,史志长泰县有元代环珠楼,更不必讲漳州沿海各地有汉唐宋元圆寨遗址,孰早孰晚,是不言自喻的。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