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了圆楼的优越性,从而放弃方楼选择圆土楼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圆楼的形式最初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圆是大自然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图形,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水珠是圆的……圆是几何学上最简单的图形。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之说把圆看成天,看成宇宙的象征。非洲现存不少氏族社会的住居也是圆形的平面。圆形是人们原始空间认识的典型。因此,客家人产生圆楼的意象是不足为怪的。真正奇怪的是,世界历史上大型的圆形建筑也并不少见,最著名的如古罗马的斗兽场,然而如此成群出现的圆形楼房住宅,世界上仅此一处,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这是客家人的首创吗?客家人从北方迁来,从四合院到五风楼,从五风楼发展到防卫性更强的方楼,再将方楼四角抹圆,进而选择有更大优越性的圆楼确是顺理成章的。
再看闽南人的圆楼,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年代,北方58姓入闽,在与地方畲族武装斗争中落籍安家:在唐代漳州特有的战争环境中,结合闽南圆形土丘的地形,从兵营、山寨,发展到四周楼房围合的城堡,再到圆形的土楼住宅也是顺理成章的。